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

2021年03月26日14:48:28 发表评论 热度1,632 ℃

因为欧洲历史太细碎太杂乱,这篇文章不采用慢慢讲故事的模式,我会尽量简短清晰的讲清楚这件事。

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,主要根源都是从德国开始的。

第二次世界大战其实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,是一战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,才爆发了二战,他们是一个整体,不要将一战和二战分开来看。

只要从德国来剖析整件事,脉络就会十分清晰。

德意志这块地早些年归属于“既不神圣、也不帝国”的神圣罗马帝国,三十年战争期间,支持新教的国家跟支持天主教的国家在德意志区域猛烈撕逼,将整个德意志打得稀烂,过程极其血腥,整个地区死了40%的人口,维滕贝格甚至75%的人口死亡,差点死光了。

500

1789年时的神圣罗马帝国,蓝色为普鲁士,图源为百度百科

中国是一个世俗化国家,这种事情我们这就很少见,我们不懂教宗斗争的残酷性,所以每次见到他们跟疯子一样为了教宗打仗,中国人总是在一旁看得一脸懵逼。

大家看古代电影,其他国家的人冲锋时举起刀剑这么一喊“为了上帝”、“为了真主安拉”、“为了教皇”、“为了圣光”......就血脉贲张冲了过去,这些都是加了宗教BUFF后的临场表现,中国人打仗一般不喊这些,最多来一句“兄弟们冲啊”,口号都十分世俗,宗教狂热在我们看来跟神经病差不多。

因为死得太惨,德意志各个小国就被边缘化了,当中只有普鲁士还有口气在,但普鲁士这时候也上不了欧洲的台面,就跟中国人聊起泰国一样只感觉人畜无害,那时候完全没存在感。

不过普鲁士后面连续天降猛男,奠定了普鲁士的强国之路。

第一个猛男叫腓特烈二世,他每天四点起床,一口气干到深夜,每天007,先练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,在1740年的时候趁着奥地利内乱,击败了奥俄法三国,抢下了西里西亚(今天主要在波兰),这里自然资源丰富,等于开了个新矿,可以持续爆兵,休养生息十年,1756年刚好接住了七年战争。

七年战争就是普鲁士加英国打法奥俄三国,普鲁士20万对法奥俄60万,打得就差一点点崩溃,腓特烈二世都开始怀疑人生了,俄国突然换了个话事人,宣布不打了,普鲁士捡回一条命,保住了重要矿场西里西亚,也保住了继续发育的机会。

七年战争的最大受益人是英国,当时的世界两大强国是英法争霸,法国放弃了印度、加拿大、密西西比河以东,法国开始玩不过英国了。

普鲁士打完这一战,也正式成为欧洲五强,跟英、法、俄、奥谈笑风生。

第二个猛男是120年后的铁血宰相俾斯麦,1861年威廉一世成为普鲁士国王,将军队扩充到60多万,第二年任命俾斯麦做首相和外交大臣,俾斯麦出生于大容克贵族家庭,生性豪放粗野,读书时就跟人决斗过25次,主张少说废话,能不瞎BB就不瞎BB,直接用武力解决问题。

成为首相后他先进攻丹麦,从丹麦手里夺下两个公国,又打得奥地利退出联邦,最后在1870年故意激怒法国,跟法国单挑,法国那时还骄傲自满,不把普鲁士放在眼里,作得要死,说自己“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宣战”,实际组织动员能力和军事硬件早落后于飞速发展的德国,结果被俾斯麦摁在地上摩擦,法国国王被俘、割让了阿尔萨斯-洛林大部分地区,还要赔偿德国50亿法郎。

500

普法战争中被俘的拿破仑三世在与俾斯麦交谈

从拿破仑以后,法国直到现在,在战场上的表现都让人看不下去。

50亿法郎排人类战争赔款第四名,比大清的庚子赔款还多(但没有庚子赔款本息之和多),在法国人交完赔款前,德国军队一直驻扎在法国,军费开支也得由法国承担,法国可以说丧权辱国,法德之间就此有了深仇大恨。

普鲁士以此大胜之威正式统一各邦,大家纷纷表示服气,1871年1月在政治和行政上统一为单一国家,从此有了德国。

此时距离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,只有40多年了。

腓特烈二世将普鲁士稳在了欧洲五强,而俾斯麦则让德国击败法国,成为欧洲第二强国,此时已经威胁到了大英帝国的头把交椅。

天字第一号搅屎棍当然不能容忍别人在自己面前撒野,法国又添了新仇,德国后面将面对两大老牌强国的威逼。

当然,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,在发展过程中就一定会得罪人,不能因为不敢得罪人就不发展,反正骂你的人,骂着骂着他自己也会觉得没意思,最后总要习惯你的强大。

当时的世界格局,英国跟德国是双雄并立,处于第一档,法俄美稍弱处于第二档,不过德国发育过程中,遇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。

在介绍德国的问题前,我要简单介绍下工业强国发展的四大必需条件。

这四大条件分别是:土地、工人、矿产、市场。

土地是为建工厂和基建服务,需要把农田改过来,这中间会发生严重的社会撕裂,印度现在的发展就卡在这里;工人只要有大量受过基础教育的人愿意进工厂,像英国羊吃人圈地运动,就是强迫部分农民变成工人,中国在改革开放前进行了知识普及,年轻人里消灭了文盲,一打开大门,就保证了有大量的优质工人进入工厂;矿产指煤、铁、石油等等,早期工业革命时煤、铁更重要一些,德国刚好自己地里有这些,工业就发展得起来,但后面摊子大了,需要更多的矿,就需要扩展殖民地,到殖民地去挖矿;最后工厂建起来了,生产出东西了,得有人买啊,没人买工厂会倒闭,工人会失业,还谈什么工业升级?一般强国就直接倾销到殖民地去,叫殖民地的人民跟他们的工厂形成内循环。

上面四条要素里,几乎都跟殖民地有关,但德国是后发国家,等他发展起来时,发现这世上的殖民地不够用了。

没办法,这个世界主要被英、法、西、葡这些老牌强国瓜分完了,你德国来太晚,挤不进来了。

要不,下回你早点来?反正现在是不可能分给你地盘了。

1880年代英德之间的关系还不错,因为两边都需要压制法国,到1890年代,俾斯麦走了,威廉二世上台,决定要全力扩张殖民地,要争得“阳光下的地盘”。

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1913年,德国本土54万平方公里,人口超过6000万,海外殖民地达259万平方公里,但都不是最好的殖民地,只拿下太平洋地区的一些岛,东非、西非的一些地,中国青岛等,可以说是世界殖民地的一些边角料,远远不能同老牌殖民强国英法相提并论。

为了继续升级,德国和英国就有了直接利益冲突,在非洲、中东、亚洲、南美等地区开始抢地盘。

这就动了英国的核心利益,英国把矛头从法国身上挪开,决定联合老对手法国搞事,1903年英法两国签订谅解协议,终止在摩洛哥、埃及、苏丹等地的利益冲突,要在德国真正成为天下第一前一起搞死他。

也就在1903年,当德国正式修建柏林-巴格达铁路后,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已不可避免。

柏林-巴格达铁路主要是为了避开英国人控制的交通咽喉苏伊士运河,计划从中欧内陆穿过君士坦丁堡,再经小亚细亚深入伊拉克,最后抵达波斯湾的港口,这样,德国强大的陆军就可以从欧陆直入西亚,配合海军在坦桑尼亚的港口,德国将联合奥斯曼人压制大英帝国,动摇了大英对全球基石印度的统治,也能斩断伦敦至开普敦再到孟买的航线,英法对地中海的控制权也将形同虚设。

500

由于这段地铁两头的主要城市都以字母B开头,所以这段铁路也叫2B铁路。

德国人小心翼翼地推进整个2B计划,伪装一家土耳其公司运营铁路线路,奥斯曼也悄悄给他打配合,英国一度都没在意。

但是这个2B还是被英国佬发现了。

精明的英国佬计算出整条铁路怎么都不可能盈利,那一定有更深的战略目的,那个港口也对英国威胁巨大,这个2B不是普通的2B,一定是深谋远略的2B。

英国人惊出一身冷汗:妈的想在背后捅老子刀子,这世上从来只有老子做搅屎棍的,老子怎能被别人搅!

宁肯我搅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搅我!

法国同学啊,以前的事对不住了,都是误会啊,现在德国这样搞我们,也威胁到了你的海外殖民地,要不,咱们一起弄死他。

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,英国法国跟德国奥斯曼只能撕破脸了。

费迪南大公夫妇遇刺,只是大家相互发飙的一个借口,那时整个欧洲早就成了巨大的火药桶,帝国与帝国之间关系紧张到窒息,简直一点就着,哪里不服点哪里,随便点都可以引爆。

奥匈帝国的皇储费迪南大公夫妇在塞尔维亚被当地青年枪杀,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,大家就开始纷纷站队,德国、奥斯曼帝国、保加利亚、奥匈帝国站一边,英国、法国、俄国、塞尔维亚、比利时、日本站一边,开始火拼。

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就这样爆发了。

大英帝国的战争潜力在一战中彻底爆发出来,在拥有全球四分之一的土地和人口,天量殖民地物资供应的大英面前,只拥有陆战优势和边角料殖民地的德国被慢慢放血耗死。

具体过程就不讲了,要不得写成一本书那么厚,总之人类武器升级后,杀起人来十分惨烈,一战一共有6500万人参战,1000多万人丧生,2000万人受伤,英国死亡90.8万人,法国死亡124万人,俄罗斯死亡170万,德国死亡177万人,奥斯曼死亡32.5万人,这些数字还没包括平民死亡人数,以及受伤人数。

一战之惨烈,给部分国家留下了后遗症,像法国,到二战时说什么都不打了,死人死怕了,你们爱谁谁,打不过老子就投降,说我没骨气都可以,反正绝不送人头。

战败后的德国,受到了极端报复,1918年11月《凡尔赛条约》规定,德国要赔偿2260亿金马克战争赔款,加上利息是2690亿金马克,分42年还清。

这是人类战争史上最昂贵的一笔赔款,相当于96416吨黄金的价格。德国将关税、烟酒粮专卖税、铁路收入及工商企业税都拿去填赔款这个窟窿。

德国还将阿尔萨斯、洛林归还给法国,北石勒苏益格归还给丹麦,西普鲁士、波森省划给波兰,西里西亚给了捷克斯洛伐克,萨尔梅迪给比利时,克莱佩达给立陶宛等,连条顿骑士团的故乡都到了波兰手里。

海外殖民地也全部被瓜分光,一寸不留。

国民政府后来有“德械师”这个概念,就是因为德国没了殖民地,搞不到矿,跟中国拿武器换资源换来的。

德国还交出了5000门大炮、1700架飞机、150艘潜艇、所有舰艇、15万节车皮,光美国就拉走了50多万吨位船只。

德国也不能再拥有空军、海军,不能进出口武器,只被允许拥有10万陆军。

法国意图将德国彻底肢解了以绝后患,让德意志回到神圣罗马时代,但这时候的欧亚大陆上,奥匈帝国跟奥斯曼帝国都玩完了,如果再把德国肢解,那整个欧洲要么会被法国统一,要么会被俄国统一。

英国人是永远要维持欧陆均衡的,英国人第一个不答应,美国赞同英国的想法,还发了好多张好人卡,主张各民族自决,德国才得以保留下来,不过已经被活生生剥了一层皮。

1923年时,为了还债拼命发钞的魏玛政府,制造了可怕的通货膨胀,今天委内瑞拉的通胀现象在当时德国面前就是个小弟弟,大家把纸马克当柴火烧、发完工资要马上飞奔到面包店买面包,要不然价格可能就上涨十倍了,买一个面包要一万亿马克。

我以为“一万亿马克”这个数字是不是搞错了,直到看到他们当时发行的一万亿马克的硬币,居然是真的。

500

饱受欺压但又保留着强壮骨骼的德国,终于被活生生逼出了一个希特勒。

1933年希特勒上台时,一战刚结束15年,德国有600万人失业,400万人打零工,加上家属,差不多6600万德国人,一半活在贫困线上。

希特勒上台后第三天,发表了《告德意志国民书》,说要拯救德意志的农民和工人,“向失业展开一场大规模的全面进攻!”

只花了五年,到1938年,希特勒真的将德国的失业率,控制在了1.3%,比美国1.89%、英国的8.1%还低。

为什么希特勒能在德国获得那么高的支持,搞好经济是重要原因。

1933年,希特勒在德国,罗斯福在美国同时上台,其实他们拯救经济的方法大体上差不多,但不知道为什么没人提这回事,好像提出来就玷污了罗斯福的名声一样。

从总体上来看,两边都是政府强力干预市场经济,救活了整个国家。

罗斯福整顿银行业,贬值美元,希特勒鼓励出口、容许以货易货;罗斯福搞大基建创造就业,希特勒也搞大基建创造就业;罗斯福抓福利政策,希特勒也提升全民福利。

500

希特勒为新建高速公路铲土

大家注意其实美国自己也不是随时随地只搞自由经济的,什么好使就用什么,我们现在听到的“只要不是自由经济就是邪恶国家”这种论调,是因为现在他们强大,可以碾压发展中国家,搞自由经济对他们有利,别人宣传什么时,要看他们的利益点在哪里,以免被人牵着鼻子走。

与罗斯福不同的是,希特勒更加困难,生存环境更恶劣。

所以德国产生了一些十分极端的现象,以满足生存需要。

德国第一波先通过搞大型工程和工业投资让大家都有活干,但这些搞完后,德国还是搞不定出口,他没有殖民地,东西卖不出去,给锁死了上限,只能走向扩军之路,通过发展军工,来解决就业和工业产能过剩问题。

问题来了,德国为什么只发展军工,不发展其他赚钱的行业呢?

因为希特勒上台前期德国要扼住恶性通货膨胀,他的经济参谋、前德累斯顿银行行长沙赫特建议搞封闭经济,通过“地租马克”,绑定国家的土地和工业品,解决了通胀问题。

这个经济方法只是一时权宜之计,是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用的,1936年沙赫特建议可以停了,但希特勒上瘾了,觉得很好,德国发展很快,可以接着搞。

希特勒要将封闭经济搞到底,他要把捷克斯洛伐克、罗马尼亚、南斯拉夫、波兰都拉进这个体系,夺取他们的军工、石油、军队、矿石、煤、铁,这样德国既不用担心经济危机,还可以迅速壮大。

于是德国的资金与资源全部倒向军事领域,1936年时,德国军备力量开始赶上英法,到1938年时,英国军费开支占GDP的4%,美国是1%,而德国,占到总财政预算的50%,军费开支比美苏英法几大强国加起来都多。到1939年,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(jack slow fuck)的德国军备实力拉满,成为世界第一军事大国。

德国也开始出现病态的杀犹太人现象,本质上是没现金流,缺少良性的经济循环,想抢一把,抢了还把人给杀了。

犹太人也是从二战后吸取了教训,开始进入政治和媒体领域,通过深度绑定美国,变成了今天美国的特殊人群,在二战前,犹太人并不知道控制政治和媒体的重要性。

德国为什么要发动战争?是他的军事产能拉满,产能过剩,就只有对外扩张,通过侵略来解决市场和资源,不让国家回到高失业率的景况。

如果德国拥有英法那样遍布全球的殖民地,如果德国拥有美国那么巨大的国土和消费市场,德国是不会轻易发动战争的。

只有发动战争,希特勒才能保证工厂活得下去,工人不会下岗,德国人生活水平不下降,从一开始,希特勒的经济发展之路就使得他只能做出这种选择。

是德国畸形的经济形态,使它变成了一个以战养战的国家。

而德国的经济形态,来源于他在一战前争夺世界殖民地失败,来源于战败后苛刻的盘剥,才使德国产生了巨大的反作用力。

德国能在二战前崛起,也跟美国的天量援助有关系,另外苏联的工业,其实也是美国一手养大的,不过这件事说起来也很复杂,这里只粗略提一下,不详细展开。

世界没有天生的疯子,一个人疯了,一个国家疯了,一定是有原因的。

走上以军工为支柱产业的德国,最终引爆了二战。

后面的事情就不再叙述了,这篇文章只讨论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。

按习惯,我们要从历史的资料里,找到一些事情的规律。

这个世界的统治者,近几百年来,只有英国跟美国。

在苏联崛起前,第一个挑战英美霸权的,是德国,第二个才轮到苏联,现在,轮到中国了。

德国和苏联在挑战英美霸权时,都无一例外的选择了内循环经济,德国选择了封闭经济,苏联选择了经互会。

当然了,这都是两国不得已的选择,是英美锁死了两国的对外途径,只好搞内循环,而且内循环这个东西,执行有效时发展速度还特别快,就是容易走火入魔,上瘾了不容易褪,操作不慎就容易崩盘。

如果回顾德苏两国对英美的破局,会发现今天中国的破局方式不太一样。

一是中国坚决不搞单一内循环,而是要拥抱世界,内循环外循环一起搞,坚决不跟世界脱钩,不像德国那样,造不出东西卖到海外,也不像苏联那样,造出来的东西在内部流通,中国工业生产出来的东西,既要对国内市场,也要卖到国际市场。

中国不仅不跟世界脱节,还要和世界一直保持联动。

二是中国今天一带一路的破局,是不是跟当年德国的2B铁路破局英国有一点像?

对,只是有一点像,因为中国走的是全球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,要做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,中国不搞资本主义世界血淋淋的殖民主义,中国人是用自己的血泪完成了工业化,中国人走出另一条发展新路,帮助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搞基建,一起分红,互利互惠,在探索用新的方式对待全世界。

中国尝试的是和平崛起,不再是以前那种靠掠夺、靠殖民、靠血腥暴力统治世界的方法。

另外,我们也要从德国和苏联挑战英美霸权的失败过程吸取教训,美国就和当初的英国一样,拥有天量的全球资源,他们可以从全球吸血耗干每一个挑战他们的国家,不要轻易跟他们拼战争消耗,我们既不要妄自菲薄,也不要狂妄自大,要冷静地等待时机,不要轻易被拖下水。

回头看看德国的崛起史,以及德国引爆的两次世界大战,我们不是想批判谁,攻击谁,而是要从历史中汲取营养,为全人类、为中国人民的和平发展之路,找到有效的、正确的途径,避免每一次大国交接碰撞时,造成巨大的社会灾难。

这才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,也是我们研究历史的目的。

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:卢克文工作室

瓜皮猪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